我们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所面对的当事人,是成长过程中遭遇一定程度障碍的青少年。他们一方面具有内在的、解决自身问题的发展潜能,另一方面又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认知固着和行为惰性。因此,作为辅导教师,既应该充分信任当事人的自我疗救能力,让行动的决策权始终执掌在当事人自己的手中;又不能放弃作为辅导者主动引领干预、积极施加影响的责任。因为一个人的自助能力总是有限的,任何一个当事人、特别是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可能仅仅凭自己的领悟就能单枪匹马地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辅导教师的积极回馈与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回馈”是倾听者积极的情感反映
“回馈”,又称作“情感反映”技术。它是指辅导教师将来访学生在一小段谈话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反馈给当事人,以便向当事人表明:自己正在努力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他所描述的情境中曾经经历的情感体验。在整个倾听过程中,辅导教师犹如一面镜子,借着回馈来帮助来访学生澄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种回馈,贵在真诚和准确。通过辅导教师的回馈,来访学生可以进一步检视自己的经验,正视自己的感觉,觉察自己的情感。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辅导教师的回馈是准确的,当事人往往会以两种方式来予以确认:一种是用言语或非言语(如点头)的方式表示认同;另一种是承接辅导教师的回馈性语言继续进行陈述,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而如果教师的回馈是不够准确的,当事人就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异议,比如:沉默、语言不连贯、岔开话题等等,乃至于干脆声明“我不是这个意思”。
下面这一则案例中,辅导教师的多数回馈是准确的,但也有个别回馈是不够准确的:
小玮,女,11岁,上五年级,右手先天性六指。一年级时常被同学嘲笑,并说她是妖怪,甚至有同学说她妈妈是人妖。经过教育,同学们很少有人再嘲笑她,但这学期开学新转进三位男生,看到她的手指感到奇怪,就问其他同学。因此,最近同学们又在说她妖怪,新来的同学也跟着叫,她感到很苦恼。下面是她到辅导室求助时与辅导教师的一段对话——
小玮:老师,我很苦恼,又有同学说我妖怪了。
老师:哦?这几年你不是说同学们对你都很友好,也没人再叫了?
小玮:是新来的同学,以前叫的最多的那几个也有叫的,他们还说我妈妈是人妖。
老师:我能理解你听了后一定很难过。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小玮:同学们说我可以,但不能说我妈妈,我生下来是这样,跟我妈妈没关系,不能怪我妈妈。
老师;你心里真的没怪你妈妈吗?
小玮:妈妈也没办法。(当事人转移了话题)
老师:你很能体谅妈妈,真是妈妈的好女儿。但我感到你多余的手指没去掉,你还是很苦恼。
小玮:(点点头)是的。
——引自“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论坛”
上面这段对话中,辅导教师的回馈总的说来是比较好的,同感的表达也比较到位。但是在对当事人说的“同学们说我可以,但不能说我妈妈,我生下来是这样,跟我妈妈没关系,不能怪我妈妈”这句话的回馈中,却传递了辅导教师的一种主观的判断,即认为当事人心里也在责怪自己的妈妈,而忽略了当事人最伤心的是有人叫她妈妈为“人妖”这样一个事实。这个案例片段说明,只有专注倾听、并从当事人的情感世界出发予以接纳,才有可能做出恰如其分的回馈。
用伊根的话来说,作为一个助人者,你必须足够深地进入当事人的世界,去理解他们与所遭遇的问题之间发生的一切。这就是所谓的“神入”。神入作为辅导中的重要的沟通方式,要求辅导教师在倾听中进入当事人的个人感知世界,在其中达到充分的忘我境地,完全地理解当事人所挂虑的事情,再将这种理解反馈给当事人,以使当事人能更清楚地理解自己,并根据这种理解来行事。“如果你没有神入的话,你不可能带着对当事人的理解去真诚地回应他们”——伊根如是对我们说。可见,回馈应以神入为前提,而且只有准确的回馈才能传递辅导教师的神入,离开了准确的回馈,神入所带来的理解便付之东流了。
需要强调的是:当辅导教师发现自己的回馈偏离了当事人的心灵世界时,最高明的办法是立即承认自己的疏漏,然后努力将双方的对话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比如在上面的辅导情境中,辅导教师可以说:“哦,对不起!看来是我听错了你的意思,你可以把刚才的话再重复一遍吗?”这样的回馈策略和应对态度就能给当事人留下一种真诚和尊重的极好印象。
二、“引导”是辅导者积极的引领推动
回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引导”,是个别辅导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它是指辅导教师以鼓励和启示性的语句,引领来访学生理清思路、正视自我,并对自我做出更为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其目的是为了协助来访学生进一步表达自己的困惑与问题,或者趋向问题解决的核心,以避免漫无边际和缺乏实际意义的“拉锯式”的闲谈。特别是在中小学个别辅导的进程中,由于来访学生的年龄所限,其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均未完全成熟,对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往往缺少深思熟虑;或者由于来访学生的表达能力所限,对自己所处的较为复杂的生活环境及其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体验无法做出准确、清晰的描述,此时,给予适当而又适时的引导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引导”有两方面的意义:如果辅导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在来访学生深入倾诉之前,则表现为一种“引领”的作用;如果辅导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在来访学生的深入倾诉之后,则表现为一种“推动”的作用。但不管何种表现形式,“引导”都被学术界理解为是一种“冲击”。辅导教师的一般反应(如“嗯——嗯——”)被称为是“低度的冲击”,而辅导教师的引导性问题则被称为是“高度的冲击”。
辅导教师的引导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1、辅导教师的引导重在协助而非替代,不必追究问题的性质,而只需注意解决问题的方向,它的目的只在于鼓励当事人作进一步的自我探究。因此,要特别注意多使用接纳性的语言,即多用鼓励和启示,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批评或者责备的语句。
2、多使用开放式的问句,少使用封闭式的问句。例如:“我看你今天有点烦恼,是吧?”这一类问句只需来访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这是封闭式的问句;而“什么事情让你今天感到如此烦恼?”这一类的问句就可以引导来访学生说出是因为何种原因导致自己心情烦恼,由此辅导教师便可从中了解到事实的基本情况。
3、所表露的语气必须是真诚和深切关注的,切忌刻板、冷漠和程式化的口吻。例如:“你今天又怎么啦?”“来,说说具体经过吧!”这一类口气就会使当事人察觉到辅导教师的急躁、不耐烦和例行公事的态度;而“你今天是不是又遇到了让你很烦恼的事情?可以把经过说给我听听吗?”这样的口吻则充满了对来访学生的一种真诚的关注。
4、一般说来,辅导谈话开始之初主要应致力于构建辅导关系,不可轻易使用引导技术,不可急于“直奔中心”。只有在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方可采用引导技术来展开辅导过程。
在“引导”技术中,引导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可供参考的引导语有以下这些句式:
你觉得……
你似乎……
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你……
根据你的看法……
可能你认为……
根据你的经验……
我不敢十分确定,你的意思是不是……
据你所知……
我得到的印象是……
我猜想你是不是……
……这是你的感觉吗?
辅导教师的“引导”离不开“发问”。在发问中所提出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层面:
1、发问的时间性。辅导教师要选择来访学生情绪平稳、心理上已有适当准备的时刻发问,就比较能获得来访学生的积极反应。
2、问题的人际性。引导过程中的发问与回答涉及咨访双方互动的关系,如果来访者已经对辅导教师产生信任感,那么对问题就容易做出积极的反应。
3、问题的针对性。辅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在来访学生所能回答的范围之内,必须有助于双方对事情的进一步了解。因此,要尽可能提出带有一定挑战性的、能促使当事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例如,一位高中心理辅导教师在听了来访学生几次倾诉的青春期热恋情感之后,与当事人有这样一段引导性的谈话:
“你到底喜欢她什么?”
“漂亮,清纯,可爱。”
“你所说的这些,都是外在的,你看我这个杯子,它漂亮吧?”
他把这个杯子拿起来,说:“挺漂亮的”,
“打开看看”。
他打开杯子,里面是好几天的茶叶,已经不能喝了,他笑了:“你的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外表,还要看内涵,我明白了。”
期中考试临近了,可是他根本复习不进去,他感觉自己拉了很多课,他又找到辅导教师,说:“这几天,我想了很多,我感觉在爱情和学业发生矛盾时,应该先选择学业,没有学业,就没有一切。而且,这几天的生活证明,我无力应付这一切,我感觉自己被她耽误的太多了。”
“她耽误你什么了?”
“她耽误了我的学习,这几天我上课、睡觉都不好。”
“想一想,到底是她耽误了你,还是你自己的选择耽误了你,把责任推倒别人身上,是不公平的,再说,在这一段时间里,你不是再次认识了自己吗?这一段时间里,你真的没有收获吗?”
他想了想说:“我们应该分手了”。
——引自“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论坛”
上面这段辅导对话中,辅导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的时间性、人际性都把握得比较适时、适度,而在当事人有了一段痛苦、矛盾的心路历程之后,辅导教师所提的“她耽误你什么了”和“想一想,到底是她耽误了你,还是你自己的选择耽误了你”这两个问题,就是一种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它起到了促使当事人深入探究自己内心和澄清客观事实的作用。
4、问题的节制性。辅导教师的发问应有节制,问题不能太多、太碎,也不能漫无边际。如果辅导教师的发问太多,当事人就会有一种被盘问的感觉,这对于维护良好的辅导关系是非常有害的。
综合前一篇文章和本文所述,在个别辅导的过程中,辅导教师的倾听、接纳、回馈、引导,是构建积极的辅导关系、全面了解当事人发出的各种信息资料、帮助当事人理清思路、正视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并引领当事人走进自己心灵深处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技巧。这些技巧的使用往往是交错的、并非界限分明的,但其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技术则是“神入”。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继续论及。
一、“回馈”是倾听者积极的情感反映
“回馈”,又称作“情感反映”技术。它是指辅导教师将来访学生在一小段谈话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反馈给当事人,以便向当事人表明:自己正在努力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他所描述的情境中曾经经历的情感体验。在整个倾听过程中,辅导教师犹如一面镜子,借着回馈来帮助来访学生澄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种回馈,贵在真诚和准确。通过辅导教师的回馈,来访学生可以进一步检视自己的经验,正视自己的感觉,觉察自己的情感。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辅导教师的回馈是准确的,当事人往往会以两种方式来予以确认:一种是用言语或非言语(如点头)的方式表示认同;另一种是承接辅导教师的回馈性语言继续进行陈述,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而如果教师的回馈是不够准确的,当事人就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异议,比如:沉默、语言不连贯、岔开话题等等,乃至于干脆声明“我不是这个意思”。
下面这一则案例中,辅导教师的多数回馈是准确的,但也有个别回馈是不够准确的:
小玮,女,11岁,上五年级,右手先天性六指。一年级时常被同学嘲笑,并说她是妖怪,甚至有同学说她妈妈是人妖。经过教育,同学们很少有人再嘲笑她,但这学期开学新转进三位男生,看到她的手指感到奇怪,就问其他同学。因此,最近同学们又在说她妖怪,新来的同学也跟着叫,她感到很苦恼。下面是她到辅导室求助时与辅导教师的一段对话——
小玮:老师,我很苦恼,又有同学说我妖怪了。
老师:哦?这几年你不是说同学们对你都很友好,也没人再叫了?
小玮:是新来的同学,以前叫的最多的那几个也有叫的,他们还说我妈妈是人妖。
老师:我能理解你听了后一定很难过。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小玮:同学们说我可以,但不能说我妈妈,我生下来是这样,跟我妈妈没关系,不能怪我妈妈。
老师;你心里真的没怪你妈妈吗?
小玮:妈妈也没办法。(当事人转移了话题)
老师:你很能体谅妈妈,真是妈妈的好女儿。但我感到你多余的手指没去掉,你还是很苦恼。
小玮:(点点头)是的。
——引自“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论坛”
上面这段对话中,辅导教师的回馈总的说来是比较好的,同感的表达也比较到位。但是在对当事人说的“同学们说我可以,但不能说我妈妈,我生下来是这样,跟我妈妈没关系,不能怪我妈妈”这句话的回馈中,却传递了辅导教师的一种主观的判断,即认为当事人心里也在责怪自己的妈妈,而忽略了当事人最伤心的是有人叫她妈妈为“人妖”这样一个事实。这个案例片段说明,只有专注倾听、并从当事人的情感世界出发予以接纳,才有可能做出恰如其分的回馈。
用伊根的话来说,作为一个助人者,你必须足够深地进入当事人的世界,去理解他们与所遭遇的问题之间发生的一切。这就是所谓的“神入”。神入作为辅导中的重要的沟通方式,要求辅导教师在倾听中进入当事人的个人感知世界,在其中达到充分的忘我境地,完全地理解当事人所挂虑的事情,再将这种理解反馈给当事人,以使当事人能更清楚地理解自己,并根据这种理解来行事。“如果你没有神入的话,你不可能带着对当事人的理解去真诚地回应他们”——伊根如是对我们说。可见,回馈应以神入为前提,而且只有准确的回馈才能传递辅导教师的神入,离开了准确的回馈,神入所带来的理解便付之东流了。
需要强调的是:当辅导教师发现自己的回馈偏离了当事人的心灵世界时,最高明的办法是立即承认自己的疏漏,然后努力将双方的对话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比如在上面的辅导情境中,辅导教师可以说:“哦,对不起!看来是我听错了你的意思,你可以把刚才的话再重复一遍吗?”这样的回馈策略和应对态度就能给当事人留下一种真诚和尊重的极好印象。
二、“引导”是辅导者积极的引领推动
回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引导”,是个别辅导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它是指辅导教师以鼓励和启示性的语句,引领来访学生理清思路、正视自我,并对自我做出更为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其目的是为了协助来访学生进一步表达自己的困惑与问题,或者趋向问题解决的核心,以避免漫无边际和缺乏实际意义的“拉锯式”的闲谈。特别是在中小学个别辅导的进程中,由于来访学生的年龄所限,其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均未完全成熟,对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往往缺少深思熟虑;或者由于来访学生的表达能力所限,对自己所处的较为复杂的生活环境及其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体验无法做出准确、清晰的描述,此时,给予适当而又适时的引导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引导”有两方面的意义:如果辅导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在来访学生深入倾诉之前,则表现为一种“引领”的作用;如果辅导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在来访学生的深入倾诉之后,则表现为一种“推动”的作用。但不管何种表现形式,“引导”都被学术界理解为是一种“冲击”。辅导教师的一般反应(如“嗯——嗯——”)被称为是“低度的冲击”,而辅导教师的引导性问题则被称为是“高度的冲击”。
辅导教师的引导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1、辅导教师的引导重在协助而非替代,不必追究问题的性质,而只需注意解决问题的方向,它的目的只在于鼓励当事人作进一步的自我探究。因此,要特别注意多使用接纳性的语言,即多用鼓励和启示,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批评或者责备的语句。
2、多使用开放式的问句,少使用封闭式的问句。例如:“我看你今天有点烦恼,是吧?”这一类问句只需来访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这是封闭式的问句;而“什么事情让你今天感到如此烦恼?”这一类的问句就可以引导来访学生说出是因为何种原因导致自己心情烦恼,由此辅导教师便可从中了解到事实的基本情况。
3、所表露的语气必须是真诚和深切关注的,切忌刻板、冷漠和程式化的口吻。例如:“你今天又怎么啦?”“来,说说具体经过吧!”这一类口气就会使当事人察觉到辅导教师的急躁、不耐烦和例行公事的态度;而“你今天是不是又遇到了让你很烦恼的事情?可以把经过说给我听听吗?”这样的口吻则充满了对来访学生的一种真诚的关注。
4、一般说来,辅导谈话开始之初主要应致力于构建辅导关系,不可轻易使用引导技术,不可急于“直奔中心”。只有在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方可采用引导技术来展开辅导过程。
在“引导”技术中,引导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可供参考的引导语有以下这些句式:
你觉得……
你似乎……
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你……
根据你的看法……
可能你认为……
根据你的经验……
我不敢十分确定,你的意思是不是……
据你所知……
我得到的印象是……
我猜想你是不是……
……这是你的感觉吗?
辅导教师的“引导”离不开“发问”。在发问中所提出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层面:
1、发问的时间性。辅导教师要选择来访学生情绪平稳、心理上已有适当准备的时刻发问,就比较能获得来访学生的积极反应。
2、问题的人际性。引导过程中的发问与回答涉及咨访双方互动的关系,如果来访者已经对辅导教师产生信任感,那么对问题就容易做出积极的反应。
3、问题的针对性。辅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在来访学生所能回答的范围之内,必须有助于双方对事情的进一步了解。因此,要尽可能提出带有一定挑战性的、能促使当事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例如,一位高中心理辅导教师在听了来访学生几次倾诉的青春期热恋情感之后,与当事人有这样一段引导性的谈话:
“你到底喜欢她什么?”
“漂亮,清纯,可爱。”
“你所说的这些,都是外在的,你看我这个杯子,它漂亮吧?”
他把这个杯子拿起来,说:“挺漂亮的”,
“打开看看”。
他打开杯子,里面是好几天的茶叶,已经不能喝了,他笑了:“你的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外表,还要看内涵,我明白了。”
期中考试临近了,可是他根本复习不进去,他感觉自己拉了很多课,他又找到辅导教师,说:“这几天,我想了很多,我感觉在爱情和学业发生矛盾时,应该先选择学业,没有学业,就没有一切。而且,这几天的生活证明,我无力应付这一切,我感觉自己被她耽误的太多了。”
“她耽误你什么了?”
“她耽误了我的学习,这几天我上课、睡觉都不好。”
“想一想,到底是她耽误了你,还是你自己的选择耽误了你,把责任推倒别人身上,是不公平的,再说,在这一段时间里,你不是再次认识了自己吗?这一段时间里,你真的没有收获吗?”
他想了想说:“我们应该分手了”。
——引自“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论坛”
上面这段辅导对话中,辅导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的时间性、人际性都把握得比较适时、适度,而在当事人有了一段痛苦、矛盾的心路历程之后,辅导教师所提的“她耽误你什么了”和“想一想,到底是她耽误了你,还是你自己的选择耽误了你”这两个问题,就是一种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它起到了促使当事人深入探究自己内心和澄清客观事实的作用。
4、问题的节制性。辅导教师的发问应有节制,问题不能太多、太碎,也不能漫无边际。如果辅导教师的发问太多,当事人就会有一种被盘问的感觉,这对于维护良好的辅导关系是非常有害的。
综合前一篇文章和本文所述,在个别辅导的过程中,辅导教师的倾听、接纳、回馈、引导,是构建积极的辅导关系、全面了解当事人发出的各种信息资料、帮助当事人理清思路、正视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并引领当事人走进自己心灵深处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技巧。这些技巧的使用往往是交错的、并非界限分明的,但其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技术则是“神入”。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继续论及。
- 上一篇:缩短与后进生的心理距离[ 01-18 ]
- 下一篇:高考前的心理辅导日记(1)[ 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