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印记
——献给信丰中学七十华诞
89届校友 江忠东
【作者简介】江忠东,男,江西信丰人。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教务处主任,昆明市数学学科带头人、高考指导专家组数学组组长、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先后获得昆明市高三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高中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学科竞赛辅导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8篇,参编了《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技巧》等3部国家级教学专著,长期承担省、市、区统考的命题与评价工作,系昆明电视台、《春城晚报》等媒体的“高考专栏”嘉宾。
我在小学升初中时,正好赶上信丰中学面向全县“拔尖”的末班车,从此成了“信中人”。我的整个中学时光都是在信丰中学度过的,我的教师生涯也是从信丰中学开始的,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曾留下我的足迹,母校的许多人与事都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那口老井
我们读书那会儿,学校澡堂的旁边,有一口长约
很长时间,我们都认为,这老井里的水,只能用来洗洗衣服、碗筷,或是冲个冷水澡什么的,殊不知在那个非常夏季,老井却成了我们的“生命之源”。
那是1988年的秋天,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导致信丰的旱情持续加重,河水枯竭、土地龟裂,自来水管滴水不出。起初,我们到学校周围老乡家的井里挑水喝,后来,老乡发现自家的水井也见底了,便把我们堵在村口。没别的办法,我们只好一下课就向学校老井飞奔过去,排队下到井里把一点一点渗出来的水,用茶缸虔诚而小心地舀到桶里,沉淀后用来解渴、蒸饭。那时,老井里的每一滴水都显得弥足珍贵,而“信中人”的礼让之风也被这老井练达得越发浓郁,大家都会在舀好当天的必需用水之后,自觉地将机会留给后面的同学。有一次,我看见三个初中小同学刚舀上小半桶水,却发现一个腿脚不灵便的高中女同学在排队,他们便毫不犹豫地走过去,想分给她一些水,那女同学似乎很难为情,双方谦让起来,一不小心,水全倒在了地上,弄得小同学们一脸尴尬,而我却感到无比温馨。现在我想,母校之所以能日益欣荣,应该与“信中人”的“老井精神”不无关系吧?!
那群同学
高中时,我就读于1989届(3)班,班主任是为人厚道、性格稳重的
刘晓合是最有文采的男生,他的作文常常被班主
“老肥”刘少华是最闹最鬼的“鸭子嘴”,只要老师一走,教室就成了他的天下,他讲完故事讲笑话,讲完笑话讲闲话,讲得前后左右的同学都不愿听了,就串座位找其他同学神侃,他还常常宣称“陈祖舜来了我也不怕!”班干部拿他没辙,便向班主任献了一计——给他个副班长头衔,劝他“招安”。无奈这厮不买账,一路 “威风凛凛”到高考。不过,我听说,他在学校吵够了,回到家却拼命地学习。我还听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精神病医院当大夫,想来有精神病人的日子,他的嘴该更闲不住了罢!
邱万茹是我的“死党”,每天下午吃过晚饭,我们都要绕县城一圈,散完步才回到教室上晚自习,一路上我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知不觉就迟到了,班主任几次找我们谈话,但我们每次都“过耳就忘”。我曾把沿途的所见所闻写成一篇散文《请到游州走一走》,被信丰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诵,邱万茹知道后硬要我请客,说军功章里也有他的一半。
我们班还有吃饭成负担、棋牌可当餐的“八大金刚”,他们个个
那些恩师
信丰中学有许许多多满腹经纶、个性鲜
有人说,记忆是开闸的河水,是无法阻绝的。是的,还有多少往事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