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现在的位置: 信丰中学>> 德育经纬>> 政教工作>>正文内容

政教工作

以关爱溶化偏激

 

 

爱心是感化教育的一方良剂,真诚的关爱可以溶化学生心中任何一座冰山。我坚信!
                             ——题记
  小卢从高一年级开始到海口一中我带的班读书。他的老家在广西,初中是在老家的中学读的。他的父母在老家农村务农,家里生活比较困难,来海口读书的所有费用都是他的姑姑支付。
小卢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不苟言笑,喜欢一人独处,不乐意和老师交谈。起初,我以为这仅是他刚到一个新环境的缘故,慢慢会好的。在排座位时,我特意安排一位健谈、思想上进的同学和小卢同桌,希望带动他活泼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由于小卢在班上没有其他特别的表现,我没有特别注意他,也没有特别单独找他交谈。后来,小卢的一个“特别”的举动深深地触动了我的魂魄,使我努力去打开他的心胸。
那是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学校开展“教学工作评价问卷调查”的时候,我班有一名学生在对所有科任老师的评价一栏中都选了最差的“D”项,也没有选出他最喜欢的老师。更让我震惊的是,这名学生在对科任老师的评价和意见上竟然写着充满憎恶的脏话,有些话看起来令人不寒而栗。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评价。出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敏感和责任,我不得不根据书写笔迹反复对比判断,找出此人就是小卢同学。
  作为班主任,我没有责骂过小卢。据其他科任老师反映,他们对小卢也没有过分的批评。“如此偏激因何而生?”,“一名学生对老师的憎恶为何如此之深?”那一夜,我久久不能入眠,脑海里反复思考这些问题,分析小卢的一举一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小卢的心中一定有一个“死结”。
  如何去解开小卢心中的“死结”?心病还需心药医!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我微笑着把小卢请到我的办公室。当时,年级办公室里的老师都走了。小卢跟着我来到办公室门前,突然停了下来。他低沉地问我:“老师,是关于调查问卷的事吗?我承认那里边的脏话都是我写的,不用问我了,我什么都不想说,我要回家了。”出乎意料,小卢“先发制人”,语调低沉,但很坚定,根本不在乎我的眼光。他一连串紧凑而且似乎不留回旋余地的话一下子把我给愣了,一天来准备好的方案也给打乱了。
  瞬间,我回过神来,强迫自己压住几乎要迸发而出的“气”,微笑着把手搭到他的肩上,轻声轻气地对他说:“老师知道是你写的,所以今天特地把你请来,目的不是责怪你,而是要向你道歉,真的!”
  当时,我的想法是“以退为进”。我接着说:“从你所写的对老师的评语中,我敢肯定,从你的角度去想我们老师肯定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不然你怎么会骂老师呢?所以,我今天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请你把你认为老师们在哪里做得不对或者不够好的地方告诉我,让我们知错改错,好吗?……”
我说话的时候,一直低着头的小卢抬头看了我一眼,马上又低下头。后来,小卢的眼睛开始湿润了,许久才开口说话。“你怎么不骂我?”小卢带着哭腔问我。“你是我的学生,如果你有不对的地方,那么我也有责任,最起码是我对你关心不够。”我对他说,我找不到骂他的理由。
听我这么说,小卢的眼睛更加湿润了。“我现在比较激动,真的不知从何说起,晚上再给你写信吧。”他哽咽地告诉我。
  小卢果真没有失信。第二天早上,他交给我一封写满9张信纸的信。他在信中告诉我,他对老师的憎恨从老家农村小学至中学就一直根植心底,原因是那里的老师粗暴,常打学生,也打他。他还说,在学校老师打他,回到家父亲又打,粗暴、野蛮的教育使老师的形象在他心中就是“最差”的,甚至产生了仇恨,还曾有过一些“极端”的想法……在第一次(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是他第一次见到)看到对老师的评价问卷时,虽然他觉得一中的老师对他都好,但他脑海里依然抹不去“野蛮老师”的烙印,无法唤起他对老师的好感和尊敬。
  小卢的信写得很诚恳,很动情。他告诉我,是我亲切的举动感动了他,是我的一番真诚关爱的话唤醒了他。他还说,那天他哭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被老师关心而感动流泪。他向我保证,今后一定努力学习,报答一中对他的培育之恩。
  小卢心中的疙瘩到此算是给初步解开了。我感觉得到,他对老师没有了过去那样的敌意。但是,我并没有到此为止。
  “如何让小卢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扣问自己,提醒自己应该对这个“特殊学生”表示什么。
  我觉得,关爱应该体现在一言一语,体现在举止之间。平常碰面,我尽量对小卢微笑。在他向我问问题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解答.上课的时候,我注意多将视线投向他,让他感觉到我时刻关注他,感觉到亲切与温暖。我还提醒其他科任老师,请他们尽量多一些关心小卢。
我不敢说我的做法就是弥合小卢心路历程裂变的唯一灵丹妙药。但是,小卢真的变了。在本学期期中检测成绩中,小卢在本班总分排名已经跃居第三名,我所任教的化学科成绩在班上名列第一名,综合素质评价可以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今年寒假,我接到小卢姑姑的电话,她告诉我,小卢回到家里像变了一个人,更加懂事了,特别懂得关心父母,春节还专程到村里给原来的老师拜年。放下电话,我倍感欣慰,心里有一种甜甜的感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解学子之“惑”,使学生的人性不被扭曲,是不应忽视的责任。
  写到这,我不觉想起马向阳校长曾经在报告会上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老师的一次关爱、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会拯救一个学生的一生。” 
  谆谆教诲,自当铭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