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山“烧木炭”记趣
【作者简介:韩系培,男,江西赣县人。1984年8月——1995年2月任信丰中学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书记。】
1958年2月,我作为由赣南行署直接分配的2名赣州师范毕业生之一,分到信丰中学,任教政治课兼事学校团委工作。
这一年3月,党中央在成都召开了工作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在15年或更短时间内,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超英国;8月29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1958年全国钢产量要比上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以此作为贯彻总路线、实现“大跃进”的重要举措之一。会后,全国立即欣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新热潮。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顺应形势发展,信丰中学雷厉风行,开学后即停课炼钢铁。全校1800多名师生,分成三路大军:一路去铁石口采铁矿口,一路到金盆山烧木炭,一路留校建高炉炼铁。一些低年级的小同学未编入三路大军,则到校外拾捡或从家拿废铁来交给学校;捡不到或家里没有废铁的,交铁锅、锄锹等等也行。
我被安排带领高一年级6个班、初三年级8个班计700余名学生去金盆山石背村烧木炭,随队教师员工有陈慈请、廖咸宜、谢世爵、陈锦祥、邓联柏、刘华章等10多位。9月6日召开动员大会,第二天就出发。700多师生各背着行李,步行前往。一路上,队伍浩浩荡荡,歌声此起彼伏。中午,走到古陂,在古陂小学吃饭,人多锅灶少,煮不了干饭,打前站的同志煮好了成百水桶稀饭。师生们狼吞虎咽,吃完稀饭,尚未抹干净嘴巴,就继续前行,傍晚才到达石背村。粗略估计,这一天步行里程达110华里。
在金盆山石背村烧木炭的日日夜夜,近似风餐露宿,真是披荆斩棘,常与蛇虫相伴,可谓艰苦卓绝。但是,苦中有乐,艰里蕴趣。如今回忆起来,依然觉得那是一次难得难忘的人生历练。
蛇虎惊现
睡禾场当然不是长久办法,总不会一直天晴天暖呀。所以,第二天开始,安排一部分学生到山坡上搭棚子,由陈锦祥、
一天晚上,青年女教师张曼霞进棚就寝,脱去外衣长裤,掀开被子,哇!被子下全是蛇。她慌张得不敢看蛇有多少,惊吓得未穿长衣裤,失魂落魄般跑到我们男的棚里来。全棚其他女同学也逃了出来。“蛇要找地方冬眠了,找到了你床上,不用怕,现在的蛇不会蛟人了。”我对她说。一向爱开玩笑的陈锦祥接着说:“你要小心防备,不要让蛇在你床上找到了‘洞’……”第二天,我们对所有草棚作了一番彻底清查,未再发现蛇,大家才把提着的心放下来。
有一天傍晚,两个学生背着枪到山上去。上到山上,再往山背下走,突然听到山下茅草丛里发出“喇喇”的响声,他们惊诧不已:“什么声音?怎么会这么响?”“大概是风吹草响吧!”“哪有风呀?”两人嘀咕着。正欲去看个究竟,有两道光射了过来,定睛一看:老虎?是老虎!他们从肩上卸下枪,想用枪打,可是两人没有学过实弹射击,不会真正使枪。于是,返回原路跑回驻地,气喘吁吁地向我们报告。我和陈慈请当即随他们去追寻老虎,上到山上,往下寻视,没有发现老虎,也没有听到老虎钻草丛的声响,我们走到刚才老虎出现的茅草丛边,已不知虎的去向了。
山珍佳肴
我们烧木炭,吃的是“大锅饭”,不用交伙食费,米油菜酱等由学校派人源源不断从县城送来。山里生活虽辛苦,肚子却绝对不饿的。
烧木炭期间,得天独厚的享受是山珍佳肴:野鸡、野兔、石蛙、田鼠、蛇、鸟、笋、香菇、木耳,等等。还曾打到过野猪、麂子。野鸡炒冬笋、野兔烧芋头、石蛙炒辣椒、黄豆和蛇炖汤等等成了我们的家常菜,我们还吃过油炸黄蜂、蜂肾炖汤。虽说“僧多粥少”,常常数量有限,吃了嫌未尽意兴,但是可以说,那三四个月吃过的山珍佳肴比我此前二十余年乃至往后几十年都品种丰、数量多。而今想来,仍不禁垂涎。
一次,我带着十多位学生去山上伐树。出了工棚,走过一条田垅,忽然有个城里同学说:“你们看,哪是什么?”顺着他们指的方向,看见一只似黄牛崽子又非黄牛崽子的动物,比出生不久的小黄牛身子更细长;皮毛棕黄,油光发亮;四腿比牛崽细小却显得劲健有力;尤其它还不在吃草。经一位来自山区的同学说,我才知道那东西叫麂子。他还说:“麂子肉一点不肥,非常好吃,比牛肉瘦猪肉嫩得多,麂头炖汤吃了可防治头晕……”于是,大家说:“捉到来,尝一尝”!
说得迟,行则快。十几个人迅速散开,猫着腰成扇形向麂子包围过去。那麂子可能在山区“自由”、“安全”惯了,我们向它围去它也不惊不慌,直到相距离10多米了,它才发现情况不妙,欲仓惶逃走。可惜为时迟了,麂子已在我们的包围圈里。大家手执柴刀斧头,准备击倒它。当它欲从一位同学身旁窜出包围时,该同学手起刀落,一刀把它击倒在地。我快步走过去,看到麂子两只后腿颤抖着立了起来,两只前腿则跪着,一脸哀伤,两眼流泪……
后来,我听村民说,麂子下跪流泪,那是乞求人们放它生路。遇到这种情况,山里人不忍心捉它杀它,而是放走。当时我们并不知晓这一“山规”,把麂子送回驻地,交给了厨师。中午,砍树回来,麂子变成了佳肴:麂肉炒冬笋,麂头麂脚麂骨煨萝卜汤。那味道之可口鲜美,至今回味起来仍津液直涌。
烧炭的“学问”
伐树烧木炭,对我们来说是前所未做过的事,即使农村经验丰富的陈锦祥、化学水平很高的邓联柏和物理造诣颇深的
请了当地有烧木炭经验的老表做师傅。在师傅指导下,14个班以班为单位,每班建3—4个炭窑。花了7天时间,窑做好了。放入木材,点火烧制。烧了3天3夜,把窑封起来,俗称“封火”,封了7天。满以为大功告成,几十窑乌黑发亮的木炭可以送回学校炼铁了。兴高采烈打开窑门,小心翼翼把炭扒出,一看,居然是黑不溜秋、没有烧透的木头,再往窑内看,是许多灰白炭灰;第一批产品以报废告终。
为什么会不成功?经与师傅一起琢磨,结合邓联柏、陈锦祥的化学和刘华章的物理分析,总结出3个问题:(1)木材不干,从山里砍下来未经晒去表层水分就装入窑里;(2)封窑时机没有把准,而且封得不密;(3)没有看好火候。这样,有的木头烧过了头,成了炭灰;有的却燃烧不充分,成了“炭头”。
经过分析研讨和实践摸索,我们很快掌握了烧木炭的学问和技术,第二批产品就成功了。后来烧的木炭质量越来越好。
烧木炭的总过程是:备料——燃烧——密封——出窑。其中前三个环节很有讲究,大有学问。
备料:选好各种胸径5cm—12cm左右的杂树(杉松等不用),砍伐下来,去其细枝叶子,在太阳下晒1—2天,让其表层水分蒸发至木材含水率在6%—12%之间。
燃烧:把晒干了表层水分的木材装入窑内,点火燃烧。燃烧分三个阶段。第一,干燥阶段。从点开始至窑温慢慢升至 左右,让木材蒸发水分,变得干燥;第二,初始炭化阶段。木材自然产生热量,窑温升至160— 之间,木材产生热分解反应,其化学成分开始变化,半纤维素分解成 、 和少量醋酸等;第三,全面炭化阶段。窑内温度280— ,木材急剧分解,生成大量醋酸、甲醇和木焦油等液体物质以及甲烷、乙燃等可燃气体。这些液体、气体在窑内一同燃烧,使窑温升高,木材在高温下干馏成炭。
窑封:木材烧完第三阶段,用水将火熄灭,或用土将其掩埋。用土掩埋必须密不透风,否则炭会氧化成灰;密封的时机必须把握精准,否则,要么燃烧过头,导致木炭产量低、不耐烧用;要么燃烧不足,导致“炭头”很多,用时生烟。
看似简单、大字不识的村民都会的烧木炭,实乃大有学问。三个多月的深山烧木炭经历,让我这个当年尚属“初出茅庐“者,学到了很多课堂上书本里没有的知识,锻炼了以前没有的能力。
注:此文由陈明淦同志根据韩系培同志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