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丰中学情愫 1966届 尹爱民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 点击数:

【作者简介】

尹爱民,在信丰中学读初中、高中各三年,于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成为“知青”一员下放到农村,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就读赣南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信丰县人民医院工作,以副主任医师职称退休。

 

 

我的信丰中学情愫

1966届 尹爱民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信丰中学迎来80周年庆典。离70周年的校庆又过去了整整十年,不得不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又过去了十年,70周年校庆时的场景仍在我脑海中历历再现:热情奔放的校园,欢乐祥和的会场,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年轻学子们的精神风貌,令人难忘。更让我无比庆幸的是,我90多岁年迈的老父亲,曾是信丰中学的老校医,和我一起受学校邀请来参加庆典活动,来到了热烈欢庆的会场;更惊喜的是我的侄女――信丰中学教师及她的儿子也在会场,参加节目表演,顿时我的幸福感爆棚。我们一家四代人共享校庆盛典,那真是难得的幸运啊!可惜,当时我没带摄像器材,没有记录下来这珍贵的时刻,没能把这幸福以更形象的形式与更多的人分享。虽感遗憾,但在我心中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我们一家四代同堂共享盛事的幸福感。

怎能忘记信丰中学给我的关怀和培养呢?我在这里学习生活整整八年!完成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共六年的学习后,因“文革”又滞留了两年。花样年华的青少年时期在这里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体魄,丰羽了未来飞翔的翅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样,在学校里培育了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质,满怀信心踏上了人生的征程。后来,我的孩子长大了,她们也先后都来到这座学校,度过了美好的豆寇年华,完成了她们初、高中学习阶段,在每人的六年学习时间里,她们在德高望重的老师们孜孜不倦、谆谆教导下茁壮成长,都圆满地完成了各自的学业,顺利考上大学,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我的先生也在这所学校就读高中三年。我们一家四口在信丰中学学习的时间与学校结缘足足二十三年。

认真算起来还有呢,我因为父亲是信丰中学的校医,童年也常在学校里生活。原信丰中学校医室是座五间平房的独立院子,更早的时期,平房四周有竹篱笆围成了小院子,小院里种了芙蓉花、柑橘、菊花等植物,还有一棵小的樱花树,小院内外弥漫着宁静温馨的气息。信丰中学校医室别看它小,却医疗设备齐全,承担着为全校师生防病治病的日常重任,也留下了我成长的脚印。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母校那一山一水,那一排排教室,那礼堂和图书馆,那宿舍和食堂,都常一幕幕地清晰呈现在我眼前。水塘旁的班级责任菜地,班级的卫生包干区,取水浇菜和假期护校劳动的场景,体育健儿备战竞赛的飒爽英姿,常常让我回味。人到中年以后,母校生活学习的场景常常在梦里萦回,我问自己,为什么那段愉悦的中学生涯会给我留下如此深刻乃至挥之不去的影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那是我的难以忘怀的信丰中学情愫,学校的纯洁氛围让我结识了许多恩师益友,成为我一生丰富多彩的人生图谱。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信中学人一代又一代勤奋求学人才辈出,信中园丁一年又一年追求卓越屡创佳绩。每每在新闻媒介或报刊上看到信丰中学累获殊荣称号或再攀高峰的消息时,我都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并向同学朋友分享喜悦。

值此母校八秩华诞之际,祝福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二0二一年三月 笔于华盛顿

 

后记:

本文草就地点,成了非常巧合而有趣的事。所谓“笔于华盛顿”,是我到这里与孩子们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巧合的是两次校庆约稿,我都在异国他乡撰文交稿。母校70周年校庆时,我在美国华盛顿写了《我记忆中的信丰中学》献给母校。现在学校80年校庆,我又在同一地点向母校致贺。我才疏学浅,但为了表达我们一家人感恩母校的教育之恩,我仍然提笔写这篇文章,这是一种居海外更觉祖国亲的浓烈乡愁,一种海外游子向祖国和母校致敬的真诚送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