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开学到现在,我们上课也已有一个半月的课,我班的学习范围很好,但还是存在一些让我揪心的事。
我班的谢子雄是择校生,开学报名第二天,他独自一人来报名。“老师,我报名。”简单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这两天的报名几乎每个学生都是在家长带领下来的,而他却例外,我问他,为什么一个人来?他说他什么事都是独立完成,父母对他很放心。这句话给我很大的感触,心里就给他定位为很独立、很自觉、很能让人放心的孩子。开学军训时,他对教官的问题回答的都很响亮,与班上很多沉默不语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教官很喜欢他,我也很认可。他在军训第三天在全年级表彰上得到了教官的肯定和表扬,我也为他高兴,七天下来,他是我班唯一一个在年级组得到表扬的同学。我更看好他了。为此,在接下来的第一周,我给他安排了劳动委员的班干部,他也未令我失望,他总是很积极的带着同学去包干区打扫卫生,也总喜欢动手做。我再次肯定了我的判断。他是好棒的。
在第二周的晚自习,刚上自习没多久,我在教学楼一楼碰到了他,“老师,有几个同学的数学周练试卷不见了,我给他们拿到校外的打印室给他们复印一下。”真不错,很热心地为同学做事,好,我想可以利用班会课好好表扬表扬他,让他把我们班的助人为乐、互相帮助的班级氛围营造起来!
“老师,我觉得我们班安排劳动的形式可以换一换?”他讲。
“是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我说。
“我们可以考虑按兴趣小组的形式来安排,让他们组内协调、分工。”他说。
对哦。这想法不错,正好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卫生情况进行更好的督促,对打扫好的、不好的,也可以更好地进行加分、减分。
可是,接下来,我没想到他会给我这么个震撼!
第二周,他有一节自习课未上,未向我请假。
第三周,他的各科练习未能独立完成,包括我的科目练习。
第四周,月考,他语文只做了选择题,语文只考了21分,全年级最底分,政治只考了半个小时后就溜出了考场!英语考试,据监考老师反映,他只做了十几分钟就不做了,之后的考试时间就只是在座位上拼命地打嗝,炭酸饮料吃多了!
还是第四周,他下午的课未上,旷了三节。
第五周的星期五晚自习,我发现他玩手机,开始未缴到,和他有了冲突,虽说最终他把手机上缴给我了。
他的种种表现,我很无语。
我
分析:
(一)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早在1983年发表了名为《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其核心在于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元智能教学给予学生充分选择适合自己智能学习风格路径的权力。教育不是“流水线”,教育的目的不是打造“标准件”,班级不是“工厂”,班主任不是“车间主任”。教育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不仅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活力的人,而且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有自主活动能力的人。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一把尺子衡量到底,那得扼杀多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如果我们能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一份惊喜与收获。
(二)教育魅力在于“在反思中强大自己”。
教育反思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我们要多回头看看自己曾经的失败、教训,即使是辉煌中也会隐藏着教育的不规范、不合理,缺乏基本的人性化、人文化。在反思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在反思中强大自己、成就自己。反思可以彰显教育的魅力,世间万物都是变化,包括我们的学生,我们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才能跟上学生们成长的步伐,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合理、合法。我们多一次反思,就会给学生多一份成长的机会,给自己多一次提升的机会。反思会使我们更加理智的对待我们的教育,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科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三)教育学生需要“爱心、耐心、恒心”。
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会赋予教育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能使“一切皆有可能”。爱是责任、是宽容、是欣赏、是春风化雨,是铁树开花。世界知名教育专家兰本达曾说“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耐心是一种优雅的涵养,是一份宠辱不惊的淡定。耐心是善解人意的抚摸,是满怀希冀的期盼,更是对教育的坚守:精诚所至,金石所开。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有多长,教育就有多长。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心沉静了,爱就升腾了,奇迹就会出现了。